• 否定副词“没”的时间语义分析

    戴耀晶;

    文章讨论三个问题:1.与"没"有关的几组现象。通过"没"与"已经、从来、V-过、马上"等词语的共现情况分析得出,否定副词"没"在句子中的使用与时间性密切相关。2."没"的时量语义考察。通过否定副词"没"与时量语义副词共现规律分析得出,"没"在时间语义上具有持续性的语义特征,否定副词"没"的持续性语义强度规律是:时段>时频>时点。3."没"的三时语义考察。从三时角度来考察,否定副词"没"具有历时性的语义特征。否定副词"没"的历时性语义强度规律是:过去>现在>未来。

    2014年02期 1-1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非意愿与“V不了”的认识情态表达

    彭利贞;关楠;

    "V不了"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情态格式,它可以表达动力情态[-能力]和认识情态[-可能]。它表达认识情态有一定的句法要求。V为形容词或静态动词、非自主动词,V表达消极事件,所在句子的主语有"无生"特征时,"V不了"有表达认识情态的倾向。但是,在这些句法环境中,句子表达的事件如果带有[意愿]特征,则"V不了"仍有可能表达动力情态,所以,关键之处在于,"V不了"要表达认识情态,"V不了"中的V表达的事件要有非意愿特征。

    2014年02期 13-24+32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否定与转折

    尹洪波;

    否定和转折这两种语义范畴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联,既有语法方面的体现,也有语义方面的体现。语法方面的体现主要是:表示转折义的标记词本身就有否定意义,或者含有否定意义的语素。语义方面的体现主要是:转折式的前项和后项,或其中的某一部分通常必须构成某种语义对立关系,并由此带来对否定词的不同反应:或要求否定词的出现,或排斥否定词的出现,然而它们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语用机制,即:预期偏离。预期偏离则意味着对原来期望的完全或部分否定。这就是否定与转折相互关联的内在机制。

    2014年02期 25-35+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 山东兖州方言的否定比较句

    杨文波;

    文章首先考察了兖州方言比较句的类型,然后着重指出兖州人日常口语首选否定比较句,而少用肯定比较句,以致否定比较句相对强势,而肯定比较句相对弱势,最后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014年02期 36-4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同形“V双+A双”的异构理据

    李劲荣;高安慧;

    句法结构"V双+A双"表现为动补、动宾和主谓三种语法关系,这取决于构成成分能否实现指称化,而某一成分指称化的实现又与其搭配成分的语法属性相联系,这反映了语法结构与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性。从数量上看,三种结构相差悬殊,主谓结构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了汉语词类系统中V双的指称性、A双的描状性这一整体面貌。

    2014年02期 59-7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是”类系词再研究

    张新华;

    "是"类系词表事物之为其自身的成立方式,语义为一般性的"运行",为所述名词指派"个体、体事"的论元角色。个体与体事有四种表现层次,因而形成系词句的不同构式。历时看,系词有代词、动词两种来源,动词"为"可直接提示系词的功能实质。"为"虽后来基本被"是"取代,但仍保留在"V-系词"这样更深的句法环境中。

    2014年02期 72-88+327-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主观大量词“有的是”的语义获得和相关问题

    张爱玲;

    文章考察了表示主观大量的习语词"有的是"的语义获得问题,即"有的是"从句式"S有的是NP"中的跨层组合词汇化为习语词所经历的语义演变——主观化。文章认为,句式"S有的是NP"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S有的是NP"(→"S有的仅是NP")→"S有的都是NP"义→"S的NP很多"。在该语义演变过程中,认知上的视角转换和逻辑上的限定算子与全称量词置换律、"都"的语义主观化等因素在起作用。当"S的NP很多"这种语境义固化为"S有的是NP"的字面意义时,句式"S有的是NP"就已经构式化。构式意义反作用于其组成成分时,"有的是"获得"很多"义。"有的是"的语义演变可以从"所有"的语义演变、"净"的多义性和德语lauter的使用条件等方面得到旁证。

    2014年02期 89-10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论“不知”的功能分布及其历史演变——兼论汉语功能句型研究

    王小曼;

    论文从共时及历时两个角度探讨"不知"的语义功能分布情况及其历史演变,发现"不知"的语义功能早在魏晋时期就出现了分化,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功能分布格局,与现代汉语相差无几。其中,具有言说者主观评论功能和话语标记功能的两类"不知",在"不知"句总数中占有不小比例,对功能句型分析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传统句型分析仅仅以形式作为标准是不够的,只有立足于功能,才有可能找到汉语语法分析的真正出路。

    2014年02期 103-117+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再论汉语的完句性

    叶婧婷;陈振宇;

    句子既是最大的语法结构单位,决定一个句子必须要有结构上的"完整性";也是最小的言语单位,决定一个句子必须要有言语行为上的"可止性"。汉语缺乏显性的小句核心标记,采用"并列"作为优势策略,所以独立小句与非独立小句的区别不明显,因此缺乏显性的结构完整性,在完句上更多地依靠可止性。汉语可止性要素有四大类型:言语行为属性、判断属性、结果属性与框式句要求。

    2014年02期 118-136+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非常规关系下的“V+N_(处所)”构式的构式义

    唐依力;

    非常规关系下的"V+N处所"构式强调的是行为的方式或模式,并且体现了说话人的一种主观选择。这一构式的意义是词义与构式义互动的结果,是词汇压制和构式压制的共同产物。由于表处所的名词在不同情景下的凸显度不同,造成了"V+N处所"和"P+N处所+V"两种不同的意象图式。前者是总括扫描的结果,而后者则是顺序扫描的结果。

    2014年02期 137-147+329-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山西寿阳方言的话题标记

    温锁林;

    山西寿阳方言中有类别多样的专作话题标记的提顿词,文章对该方言中的四类话题标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在描写中简要地交代了这些不同类别的话题标记的来源。文章还着重对寿阳方言中话题标记的叠加、并用与连用等情况进行了描述,解释了造成这些复杂的使用现象背后的规律。最后,讨论了寿阳方言的话题标记所反映的类型学特征。

    2014年02期 148-165+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上海城市方言中“辣~”格式使用情况的社会语言学调查

    平悦铃;

    上海城市方言中"辣~"格式有多种形式:1"辣";2"辣辣";3"辣海";4"辣该";5"辣浪"。并具有多种语法功能:实义动词、介词、体助词、语气词等。多种"辣~"格式充当不同的语法功能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使用情况。文章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七个社会变项: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0—12岁生活区域、家庭成员移民背景,与"辣~"格式使用情况的关系。

    2014年02期 166-175+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19世纪以来吴语反复问句类型的演变

    林素娥;

    19世纪以来吴语反复问句一直以"V-Neg."为基本类型,但"V-Neg.-V"的使用随着官话对吴语的影响而逐步增多,不过,"VO-Neg.-V""V-得-C-V-Neg.-C"结构的消退和"NP V-Neg.""NP V-Neg.-V"的兴盛使得吴语反复问句类型特征更加鲜明,吴语反复问句类型的演变动力更多来自其句法类型特征的要求,尽管也受到与普通话接触所带来的影响。

    2014年02期 176-190+330-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助词“了”语法化过程中的音义互动关系

    李小军;

    语法化演变中义变与音变存在一种象似性,随着语义的虚化,语音形式往往也随之弱化。"了"的音变既可以从历时层面观察,也可以从共时的方言材料观察。方言中不仅仅是动词"了"与助词"了"语音形式有差异,就是动态助词"了"内部与事态助词"了"内部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语义及句法差异的表现。音变既可以巩固语法化演变成果,同时也可以推动语法化的进行。

    2014年02期 191-209+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吴语常熟、湖阳、温州方言入声字的语音变异——从单字和两字组前字来看

    袁丹;

    文章参考了中美洲印第安语Mixtec语C1V?C2V结构中V?的语音性质,通过音段([±喉塞])和时长([±短时])两个参数,对吴语常熟方言、湖阳方言、温州方言的入声单字(CV?结构)以及入声在两字组前字位置(C1V?C2V结构)时的性质做了微观的实验描写,得出了以下结论:(1)典型的吴语入声单字(CV?结构)是带有喉塞尾的,但在两字组前字位置时喉塞尾却丢失了,仅保留了短时的特征。(2)从演变的速率来看,常熟方言最保守,湖阳方言其次,温州方言发展得最快。

    2014年02期 210-227+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 文白异读消亡的三种可能模式——以晋江安海苏厝方言正在发生的演变为例

    曾南逸;

    文章以晋江安海苏厝方言为主要观测点,讨论了方言中存在的文白异读消亡的三种模式:文白互斥、异读流失、文白合流。文章同时分析了这三种模式的影响范围及其对方言之间对应规律贡献的差异。

    2014年02期 228-236+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龙飞御天歌》的用韵与朝鲜汉字音

    吴聖雄;

    《龙飞御天歌》是朝鲜最早的一部朝汉对照歌集。文章根据书中125章的汉文歌词,归纳体例,编制韵谱,分析用韵特点。进一步对照《东国正韵》的东音,以及《洪武正韵译训》的正音与俗音,由音韵演变格局的比较,发现《龙飞御天歌》的用韵与东音距离最远,而与俗音较为接近。由于三种标音的任何一种,都无法完全解释用韵的所有特点;综合考虑各种特殊的押韵方式,文章认为:《龙飞御天歌》用韵反映的读音,是朝鲜文人以母语学习明朝官话,经朝鲜语调整,以及汉学知识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新兴朝鲜汉字音。

    2014年02期 237-259+33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道经疑难词语拾诂

    牛尚鹏;

    道经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有大量的疑难语词,是文献整理和解读中的一大障碍。文章选取了"偏并""俺俗""抄注、抄题""贪作""方头""料剩、粮剩""育育"等语词进行考释,以期对道经文献的解读和研究有所裨益。

    2014年02期 260-26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西儒耳目资》的第一功臣——王徵

    邱光华;

    文章追论了王徵结缘、探究、出版《西儒耳目资》的史实。认为王徵是《西儒耳目资》的第一功臣。

    2014年02期 270-28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

    吴礼权;谢元春;

    "列锦"是一种有意摒弃动词与虚词,而纯粹以名词铺排的形式传情达意的修辞手法。"列锦"植根于汉语之中,既鲜明地体现了汉语语法的特点,又契合汉民族的审美追求。因此,"列锦"一经《诗经》创出,便在随后的历代诗、赋、词甚至小说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在结构模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模式被陆续创出。从唐中期发展起来的词,适应文体的变化,在"列锦"结构模式上又有了新发展。明清词在唐五代词特别是宋词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变化,其在"列锦"结构模式上既有继承,也有很多新的创造,鲜明地体现出"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所特有的旺盛生命力。

    2014年02期 282-300+33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修辞表达中数量范畴的主观性

    霍四通;

    修辞表达中的数量范畴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体现在数量的大小、形式、虚实和精粗多个方面,涉及夸张、换算和精细等多种辞格。

    2014年02期 301-310+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新编现代汉语》商榷(文字篇)

    龚敏;张觉;

    在新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由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斌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是质量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所以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但是,该教材还存在着不少错误与不当之处。以其中的文字部分来说,在汉字形体、新造字、繁简字等基本问题的论述中,不但没能反映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而在部件、笔画、异体字等的论述中,更有违反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之处,应加纠正。

    2014年02期 311-324+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稿约

    <正>一、本集刊刊登语言学方面,尤其是汉语语言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每年出版两辑,每辑30万字左右。二、本集刊欢迎国内外学者赐稿。来稿需纸质打印稿和电子文本各一份,打印稿请寄:中国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邮编200433),电子文本请寄:yuyanxue@fudan.edu.cn或执行编辑电子邮件信箱。稿件一经录用,即致薄酬和样书两册。三、来稿一般以不超过15 000字为宜,请附中英文题目、提要和关键词,

    2014年02期 335-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下载本期数据